新春 | 鹏城古韵,星海探秘
在岁月的长河中,新春宛如一位信使,携着希望与喜悦,翩然而至。2025 年 2 月 15 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思廷书院精心策划的新春四部曲之 “间奏:登高探古” 活动,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盛大开启。
此次,思廷书院的同学们与参与书院黔鹏展翅冬令营的黔东南师生们携手成团,一头扎进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怀抱,在 600 年的军事古城坚毅守护下,仰望 21 世纪的璀璨科技星河,一同探寻文化与科技碰撞出的绚丽火花。


科技之眼,仰望宇宙的浩瀚
上午八点,晨曦微露,染亮天际。与黔鹏展翅冬令营的黔东南师生们,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踏上了前往深圳天文台的巴士。
山路如一条丝带,蜿蜒缠绕着山林,车窗外,山下的海湾似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而首站天文台那标志性的白色圆顶,仿若一位静谧的守护者,静静伫立在山巅,渐渐映入众人眼帘,仿佛在热情相迎远道而来的探索者。
抵达后,大家首先在多功能科普厅聆听讲解。讲解员化身为宇宙的引路人,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大家穿梭在太阳系的浩瀚星际。木星那气势磅礴的巨大风暴、土星披挂着壮观的光环、火星上纵横交错的峡谷与起伏的沙丘…… 一张张高清天文照片投映在屏幕上,如同一扇扇通往宇宙深处的窗户,将这些行星的绝美风貌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紧接着,星云的神秘面纱被轻轻揭开——这些由宇宙尘埃和气体构成的天体孕育着恒星的诞生。M42猎户座大星云、马头星云……每一张星云照片都宛如一幅瑰丽的宇宙画卷,让人惊叹宇宙的创造力。
随后,大家顺着天文台步道拾阶而上,继续参观天文楼。研究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尖端设备和可旋转打开的天文圆顶,当大家的目光聚焦在三通道太阳望远镜上,一场关于太阳的奇妙之旅开启。这台望远镜凭借赤道仪的精妙设计,巧妙模拟地球自转,让太阳观测变得精准无比。轻轻点击,屏幕上呈现出太阳活动的动态影像,太阳炽热且不断变化的面貌,在屏幕上清晰呈现,翻滚的等离子体、骤然爆发的耀斑、缓慢浮升的日珥。
陈永勤院长还为大家进一步科普了太阳活动的周期性,以及其对地球通讯、航天科技和全球气候的影响。思廷书院的同学们和贵州的小朋友们凝视着屏幕,细致观察。那一刻,太阳不再是课本上那个遥远的静止光球,而是与地球环境息息相关、充满活力不断演化的天体。

踏浪寻光,轻抚海风的温暖
告别神秘的天文台,大家来到了深圳较场尾海滩。海风轻拂,带着大海独有的清新与咸涩,细软的沙子铺满海滩,清凉的海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响。
黔东南的小朋友们瞬间被这片欢乐的天地吸引,他们欢呼着奔向沙滩,纷纷开始堆沙堡,笑声不断。有的则弯腰在浅水区打捞贝壳,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贝壳,如同大海馈赠的宝藏,被他们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仔细端详;还有部分同学勇敢地登上摩托艇,在轰鸣声中,感受着海风的呼啸与海水的飞溅,体验速度与激情的碰撞,留下一串串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海滩的上空,为这片海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溯源古城,触摸历史的脉搏
离开充满欢声笑语的海滩,大家的脚步迈向历史的深处 —— 大鹏所城。
沿着青石古巷走进历史的长河,了解古城的兴衰。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古城,曾是是中国海防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曾多次抵御葡萄牙、倭寇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保卫着这片土地的安全。他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勇士,默默伫立在岁月的渡口,见证了无数风雨变迁。
同学们轻抚着明代城墙的夯土层,指尖划过不同年代的修缮痕迹,仿佛触碰到六百年前戍边将士的体温。
在"振威将军第"的牌匾下,讲解员掀开了赖恩爵将军府邸的历史帷幕:岭南特色的镬耳山墙在阳光下泛着珊瑚红,檐角蹲兽与青砖雕花透出武将世家的威严。大家随之走进赖恩爵将军的府邸。赖恩爵,清朝时期的著名将领,是大鹏城人,他一生致力于缉匪抗盗,尤其在九龙海战中指挥得当,成功保卫了海疆。
我们看到光绪皇帝亲自题写的门匾,还有赖家传世的家训——“文官愿为清史瘦,武官敢当沙场卒”,让大家在历史的沉淀中,感受到那段特殊时期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队伍穿过粮仓改建的海防历史馆,大家兴致勃勃对照着展馆里的地图,寻找当年的烽火台遗址。夕阳西下,余晖为古城的垛口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同学们依旧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舍离去。
通过这次参访,大家深刻了解了深圳的海防历史,也体会到这座城市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