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四方广志:珠玑巷深
2021年2月4日,思廷书院的同学们借着新年假期的契机,与书院老师们一起来到深圳宝安沙井,这个经历时光打磨、自汉朝起就有人居住的沙井古墟,寻找深圳这座城市里的时光记忆与历史脉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井位于深圳市区西北部,由于地处珠江口入海口,早起居民多以养殖蚝类及其他海产品为生。如今的沙井以沙井老街为主轴,旁生里巷。走进其中,如同走入当年沙井蚝民的生产、生活,可一探老“深圳”人、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的足迹。快和我们一起看看都走过一些什么景点吧!
第一站:天后古庙 +洪胜古庙
看一方庙宇可见一方水土之向往。沙井渔民为虔诚祈祷海神保佑家人出海平安、盼求一帆风顺、鱼贝满仓而建立的寺庙,多有祈福出海平安、鱼贝丰收之意。
沙井大街上北有北帝庙、洪圣古庙,南有杨侯庙、西来庵,中间为天后古庙。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在天后古庙驻足。天后古庙坐东向西,保持传统岭南建筑风格:三间三进,前为门厅,中为观音殿,后为天后殿。古庙里供奉着天后,是沿海崇祀的海神之一,又称林夫人、灵惠夫人、天妃、妈娘、圣妃、妈祖等。沙井天后古庙始建于清代中期,有近百年的历史,历尽沧桑。
沿着沙井老街行走,我们接着来到了洪圣古庙。洪圣古庙坐东向西,依山而筑,前有开阔的露台,周边有花岗岩砌成的栏杆。殿堂内供奉着自宋代起便已在民间供奉千年的南海神——“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王”,是远近闻名的古庙。洪胜古庙也是沙井仅见的高台建筑,是研究深圳古代建筑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洪圣古庙还曾是清末新安团练总部,宝安辛养出来的进士陈桂籍曾在此训练乡勇,主持新安抗英活动,在封锁香港和南头保卫战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可见深圳自古以来就是保卫国土、抗击外敌的重要地段呢。
第二站:陈氏宗祠
看一方祠堂可见一方水土之脉络。这里是陈氏血脉人文形胜的来与往,沉淀了一个南方大族曾经的兴与盛。
我们从观音里牌坊调转往回走,步入新墟街,再穿过几个巷子,便是位于沙三社区的陈氏宗祠,也称义德堂。沙井大村的主要姓氏是陈姓,其始祖相传是南宋淳熙进士陈朝举。我们进门的时候,远远便听闻到祠堂里醒狮队在锤炼技艺,锣鼓喧天中,醒狮翻腾跳跃,气势非凡。
义德堂是清代建筑,坐西向东,五间四进,由前堂、前天井、中堂、后天井、后堂及后楼组成。砖木石结构,清水砖墙。塾台上立石檐柱,石月梁、石雀替、石柁墩雕刻精美。我们在此处停下,拍照合影,品味大家族的历史风采。
第三站:蚝博物馆
看一方生产可见一方水土之灵魂。沙井人成就了沙井蚝,沙井蚝成就了沙井美名。
沙井有着“千年蚝乡”的美誉。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蚝文化博物馆,精心陈列着多年珍藏的百余件藏品,展览了沙井蚝的发展、加工与销售、沙井蚝大事记等部分。在博物馆的中央,有长11米、宽2米的浮雕“蚝韵”,将蚝生产习俗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讲解员给我们介绍着沙井蚝业发展的历史。最早追溯至清乾隆年间,朝廷取消了盐场后,以陈姓为主的沙井盐民利用石头、瓦片等养蚝,发展成沙井蚝业。蚝田最初在龙穴洲的附近,后来又一度发展到沙井及其周边的福永、黄田、前海、后海和香港流浮山一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沙井蚝业逐步形成了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协作等生产习俗,以及蚝壳砌墙、上香礼拜天后的生活习俗。不仅如此,沙井人还逐渐挖掘出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形成了种蚝、列蚝、搬蚝、散蚝、开蚝等传统工序。
沙井人由于代代养蚝、制蚝、品蚝,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蚝文化”,也体现了“新深圳”地处的“老宝安”那背后丰富、悠久的历史。
第四站:龙津石塔 + 围头井
看一方建筑可见一方水土之典故。古色古香的建筑古迹如同一壶陈酒,历史感在这里重叠交错,千年岁月在这里凝眸。
沿着沙井的巷子往里走,我们到达了龙津石塔。相传南宋嘉定年间盐大使在沙井村的河上建了一座桥,桥建成之日,河水波涛汹涌,好像蛟龙在奋跃,因此在河边建成了镇水的龙津石塔。这座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的石塔,迄今已有793年的历史。整个塔并不高大,单层方形塔身,下为方形竹节角柱须弥座,上为缵尖塔顶。塔身正面为浮雕半身佛像,两侧镌刻双手合十、仗剑除妖形象,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样。龙津石塔是深圳市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是深圳和沙井历史悠久的确凿物证,对研究深圳地区的佛教发展史及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而后,我们到达了本次四方广志的最后一站——围头井。这口井建于明代,用花岗岩砌成,是沙井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井之一。沙井命名的缘来也来源于此。同学们向井内张望,还能看到许小鱼在其中游荡。至清的井水所连接的,不仅是龙津水街与居民生活,更是几代沙井人与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悠悠乡情。
感谢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关注和参与,请期待下一篇<四方广志∙以客为家>的回顾吧~ 下一篇我们将去到深圳的另一个角落,去探索深圳独特的客家文化脉络。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