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MU8E - Have Music Will Travel 乘着音乐去旅行
若说旅行是一杯香醇可口的咖啡,那音乐一定是那调节气氛、化解沉闷的咖啡伴侣。其实,音乐本是就是一程漫无边际的旅行,它携着我们的思绪与灵魂,穿越情感的峡谷,领略悲喜的川流。
2021年1月19日周三,本次「MU8E: Have Music Will Travel」活动,思廷书院用音乐和语言,让大家在旅行故事中感受世界、认识世界、重拾自我。书院有幸邀请到三位音乐人:香港知名乐评人李雅言博士、大提琴演奏家赵来琳女士和史鑫先生,分享他们对音乐与旅行的感悟,并为大家现场演奏音乐、赏析音乐。
1. 关于 “旅行”
李雅言博士与我们分享了他作为香港人坐绿皮火车环游中国的经历,以及他作为旅行达人所钟意的旅行小技巧。绿皮火车对于李博士来说,是他感受真实的中国风情的必备出行法宝,因为随着高铁的越来越普及,缓慢出行的绿皮火车渐渐承载了一种与传统相关的慢节奏出行方式。赵来琳老师也发表了对于旅行的看法。她十分赞同李雅言博士对于旅行的看法,并建议同学们可以怀揣一种悠然随和、轻松自如的姿态去探索。同时,她认为坐火车的重点,不在于车厢里的环境,而在于窗外风景、内心宁静与深入思考,这是火车之于我们内在心灵的意义。
线上连线的史鑫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旅行的见解。在他看来,旅行不仅立足于空间,也同样立足于时间。思想层面与前人的对话,这同样是一次旅行。在乐谱中与前人的对话,在阅读文学与了解国家历史中碰撞出对音乐作品全新的理解,都是立足于时间的思想旅行。同时,他也认为现实中的旅行可以弥补一些人们认知与现实体验的割裂。他在外留学居住时,常去游览许多名人的故居、墓地,就是为了加深他对外在环境的全方位深度了解。
2. 如何在音乐作品中感受“旅行”?
音乐与文史哲分不开,音乐的背后是人文的本质。要想了解每一首作品,就需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和他所处时代背后的国家、文化、历史。这也便是音乐所能带来的旅行体验。
1、 德国 - 巴赫:《无伴奏⼤提琴组曲,作品编号 BWV1007之 前奏曲(Preludio)》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对后世的宗教、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这首耳熟能详的《前奏曲》Preludio的抒情与平衡诠释了为何德国人视音乐为民族瑰宝与象征。
2、捷克 - 德沃夏克:E小調第9号交响曲《來自新世界》慢板大提琴独奏部分
德沃夏克E小調第9号交响曲《來自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交响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受聘为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完成的作品。笃定而悠扬的琴声诠释了作曲家身在新大陆却思念捷克故土的思乡情感。
李雅言博士和史鑫老师就赵来琳老师于现场演奏的两首曲目做出了关于音乐维度以外,关乎情感、国家、民族与作者风格色彩的点评。德国、捷克、美国的历史、文化在三位老师的演绎与诠释中以音乐的相貌展现出来。
3. 尾声
提及音乐和旅行的关系,同学们可能会联想到音乐是旅行的伴奏,但几位老师就这个话题做了更深远的阐述与补充。
探索音乐本身需要旅行。常道“音乐之旅”,欣赏音乐本身就是旅程。音乐不只是空洞的概念,它由无数个生动的故事组成,需要我们去学习并探索历史、文学、科学等诸多领域。赵来琳女士提到自己演奏时,通过乐理和声和对节奏律动的感受,便能体会到许多未曾经历过的情感。探索音乐,会丰盈人们的世界观,使人们看到更广袤的风景,拥有更多的回忆和经历。
同时,音乐人需要具有旅行家的品质。旅行者要有一双发现世界的明亮的眼睛,要有对远方的想象和追索,音乐人同样需要具有对世界的看法,对社会、人世的敏锐洞察力,善于发现世界的每一隅精彩,将其化为乐谱上跳动的音符。
写在最后
人生是如此短暂,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去功利化的心态,以澄明的心志发现音乐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让每一天都是多姿多彩的旅行!
2021.1.27